首页 > 新闻 > 政务联播 > 街镇
  • 大港街开展形式多样志愿互助服务活动
  • 分享到:
    0
  • 大港街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互助服务活动。截至目前,33个社区志愿组织开展邻里守望、关爱空巢老人、社区矫正等十余项志愿服务活动,涌现出知名民间志愿服务队20余支。与此同时,大港街不断加大对志愿者队伍的管理力度,越来越多的居民群众加入了志愿者队伍,目前,大港街道参与社区文明创建的家庭2.4万户;33个社区有注册社区志愿者3.8万人,已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600余场次。

    志愿服务打造精品社区

    “街镇公益性社会组织群众活动作为文明创建的载体,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巨大的积极作用。”大港街负责人表示,通过他们的活动包括志愿服务活动,为社会和谐稳定营造着良好的氛围,传播互助了友爱精神,是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。

    大港街提出创建“精品社区”“精品片区”“精品街道”的思路和规划,让居民告别脏乱差的生活环境。为此,大港街结合滨海新区的创建工作开展了“清脏治乱百日攻坚”“背街小巷改造”等系列攻坚活动,创建和谐社区,引导社区居民、志愿者共参与,通过自愿报名、组织推荐等方式,积极倡导、指导辖区居民担任社区志愿者,为建立温馨家园、创建和谐社区添砖加瓦。

    形成“三级联动”创文模式

    大港街积极探索并抓住“社区”这一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,把精神文明建设同城市治理模式改革相结合,走出一条“街道-社区-楼栋”三级联动、无缝覆盖的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创建之路。

    按照“全覆盖、无空白”的原则,将所辖33个社区划分为若干网格,建立社区志愿者队伍,聘请1000多名网格员,实现“有人干事、有钱办事、有址议事、有章理事”。社区书记、主任、网格员主要从社区居民、退休职工中选聘,许多口碑好、声望高、热心肠、善沟通的人士加入进来,成为文明城市创建的前哨堡垒。

    立足于提升居民文明素质,打造特色社区文化,广泛深入开展文明楼门创建活动,大港街坚持将“构建和谐社会环境,倡导良好社会风尚,培育高尚品德情操”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,动员发动广大群众投身到街道经济社会建设的各项事业中来。依托街道“民情直通车”工作,形成居民“下情上达”的畅通渠道。

    几年来,大港街通过着力支持社区建设文体活动室、文化娱乐室、家风讲堂、图书室,配备健身器材、器乐图书、多媒体设备,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搭建丰富的载体,使得每个社区至少有一支群众性文体队伍。

    创文让居民获得实实在在好处

    与此同时,大港街让社区居民切身感受到“看得见、摸得着”的精神文明。在服务设施上,大港街力求社区办公用房达标,建设社区服务站、党员活动室、老年日间照料中心等公益服务用房。在服务项目上,社区承担老年活动、社区小课桌、保障房报名、社区居民信息调查、消防安全调查、残疾人和低保人员验证等工作。在社区活动上,开展“社区展演”“拉家常”“微心愿”等群众活动,聚集人气、凝聚民心,丰富社区居民的精神生活。

    “这几年,我深深感受到街道在精神文明创建上下足了功夫,我们的生活环境大为改观。驾车行驶在宽阔整洁的道路上,文明标语随处可见,整洁的环境、文明的氛围,我们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!”大港街晨晖北里社区居民王大爷用朴实的话语道出很多居民的心情。

    街道办事处始终把不断完善社区服务功能作为文明创建的大事,将弘扬文明风尚与提升辖区市容环境有机融合,常态化治理流动摊点、露天烧烤、私搭乱建、占道经营等城市顽疾,对居民反映强烈的各项问题坚决予以解决。